top of page

Ways of Kids' Seeing

38410001.JPG

親密/相隔

口罩戴了兩年,有時甚至朋友碰面也不曾見到彼此的臉,就有疏離的感覺。唯在數次拜訪屏麗徑共融館的日子裡面,看到巴基斯坦裔的孩子在拜神過後,便會來館裡玩耍、在徑上捉迷藏、給我玩具和巧克力,一下子感到沒了阻隔。陌生人如我竟受到這裡的孩子歡迎,輕易便被接納為群體的一分子。如是想起以「親密」對應疫症。

 

在兩個隨意的下午,我到屏麗徑外面找孩子玩捉迷藏、麻鷹捉雞仔,給他們相機一邊跑,一邊拍下那些飛奔的時刻,想讓鏡頭紀錄這種隨意、開放、投入的姿態,照片中的擺動和影子會告訴你何謂「親密」。

 

那幾天玩得很開心。

 

在這個相簿中,你不會清楚看到孩子的臉。這或者正是親密與疏離的弔詭:隨意找他們玩過的兩場捉迷藏,源於在社區裡偶然的相遇。與陌生人發生的親密,讓人暫時忘記了疏離的日常。但也正因為我們只是親密的陌生人,遊戲過後各自回家,難以再找到彼此。

 

正是這樣我沒能取得孩子們父母的同意書讓我去展出他們的照片。然而,即使我能夠再遇見這些孩子,他們的父母,是否會同意讓我展示他們(尤其是女孩子們)的臉?我曾問過女孩們可否幫我氧同意書回家讓父母簽名,有些孩子連忙拒絕,最記得的一句回應是:「我不想被媽媽罵」。為什麼呢,館方職員問,是否不想你們的照片被公開展示?她們回應說是的。後來職員說,她也遇過這樣的情況,巴基斯坦裔家庭並不希望年紀漸長的女兒們,樣子被公開展示。這是很能理解的。

 

有了親密的遊戲時光,也沒能把最接近的距離放在這裡,能展出的照片,竟有遙遠的感覺。我們似乎必須明白、接受差異,才能同時談論包容、信任和親密。

 

這些照片、這些角度,都讓我們理解到孩子在疫症中的視覺。但願這些理解,容讓我們建立更好的社區。

37300015.JPG
bottom of page